在如火如荼的抗疫中,2020年的春天已經進入雨水季節(jié)了,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經得到一定的遏制,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深深體會到免疫的重要性,也就是我們說的正氣的重要性。那么如何增強免疫力?
中醫(yī)常說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”,免疫力就是中醫(yī)所說的正氣,只要身體里面的正氣充足,外邪自然無法進入。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(yī)院中醫(yī)科李伯群介紹說:中醫(yī)認為,我們人體與自然界為統(tǒng)一的整體,那么到了春季,我們也就需要順應氣候和環(huán)境的變化,從而改變我們具體的生活方式。
1、早起活動,舒展陽氣
春天的作息規(guī)律,講究早睡早起,在太陽出來的時候,就該起來活動,才能讓陽氣得到舒展。無論是慢走、八段錦、太極拳,練習瑜伽,或者拍拍手掌、做做手指操,都可以舒展筋骨。
因為動則生陽,運動了,氣血流通了,陽氣隨之可以得到舒展,流轉周身,則邪不可干。而運動帶動陽氣活躍,身體出汗之時,是肌腠開泄之際,邪氣也隨汗而祛,應注意防寒保暖。
2、廣步于庭,升發(fā)陽氣
由于久視傷血、久臥傷氣,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時,估計大部分人之前都響應號召待在家里,足不出戶,居家不動,長時間在家看電視、玩手機、看電腦等行為,容易耗傷氣血,以致陽氣不足,不能運行周身,免疫力下降。
古人提倡“廣步于庭”,使陽氣周行全身,這提醒我們,應利用好天氣適當出去曬太陽。要知道,明媚的陽光堪比“治病良藥”,可以殺菌消毒,也能讓人心情舒暢。
我們可以在家里的陽臺上或者去到空曠的地方,曬曬太陽,動動筋骨,但不要到人群密集或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去曬太陽。注意多曬曬背部,因為背部有統(tǒng)領人體陽氣的督脈,曬背就可以很好刺激這條經絡的陽氣運行,升發(fā)陽氣,運行周身。
3、調養(yǎng)脾胃,生發(fā)陽氣
春季肝氣旺,而酸可入肝,故食酸可充養(yǎng)肝氣。但春季肝氣本身就較為旺盛了,唐代名醫(yī)孫思邈說:“春日宜省酸,增甘,以養(yǎng)脾氣。”如果在飲食上過于食酸,則“味過于酸,肝氣以津,脾氣乃絕”,因肝為木,脾為土,肝木克伐脾土,故過于食酸可損傷脾氣。脾為后天之本,若脾氣傷,則氣血自然虧虛。
因此,春季飲食應注意少食酸味,可適當多食甘為之品,因甘入脾,可健脾胃,這樣肝氣以津,脾胃乃濡,身體自然也就處于健康的狀態(tài)。
4、保持心情舒暢
《黃帝內經》:生而勿殺,予而勿奪,賞而勿罰。春季氣機為生發(fā)之勢,因此我們需要順應氣機,切忌逆之。且根據藏象五行,春季在五行中屬木,肝屬木,春天朝氣蓬勃,故在春季肝氣最為旺盛。而肝為剛臟,主疏泄,肝氣最不喜閉郁,因此在春季調暢氣機是非常重要的。保持微笑、保持愉悅的心情,則肝的疏泄功能就正常,氣血調和,肝氣順達。
春回大地,萬物生長,陽春三月,欣欣向榮,在這黃金的季節(jié)里,自然使人心情舒暢,我們應早睡早起,利用好天氣出去曬曬太陽,配合艾灸、飲食調養(yǎng),鼓舞和補養(yǎng)人體的陽氣,從而增強自身免疫力,可使內邪無以生,外邪不可干,既是養(yǎng)生之道,也可減少疾病的困擾。
春季養(yǎng)生飲食推薦-枸杞桑葚粥
材料:枸杞10克,桑葚10克,山藥10克,大棗5枚,大米100克(1人份)。
制作:首先將山藥、大棗、大米等熬制成粥;然后將枸杞、桑葚子放入,再煮5分鐘,即可食用。每日均可服用,建議早餐服用。
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(yī)院中醫(yī)科中醫(yī)科為全科科室,開設有中醫(yī)病房,近40年來,在中西醫(yī)結合防病治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,尤其在內、外、婦、神經、五官、康復、腫瘤、兒科等科的常見病、多發(fā)病及部分疑難雜癥的治療臨床取得了滿意的效果,如頸、肩、腰、腿痛,婦科炎癥,子宮肌瘤,痛經,慢性支氣管炎,哮喘,肺炎,高血壓病,冠心病,糖尿病,甲狀腺囊腫、結節(jié),慢性胃炎,腸炎,腸梗阻,便秘,失眠,面癱,手足麻木,面肌痙攣,中風后遺癥,頭痛、頭暈,慢性關節(jié)炎,尿儲留,皮膚瘙癢癥,濕疹,痤瘡,肥胖癥,耳鳴、耳聾,腫瘤的輔助治療等。科室根據患者情況采用中藥內服、外治,又開展多種具有中醫(yī)特色的診療項目,如針灸、理療、耳穴壓豆法、小針刀療法、放血療法,穴位注射,藥膳,足浴,拔罐,小兒捏脊,穴位貼敷,中藥外敷等,臨床均取得了滿意的療效。
(供稿:鄭大二附院中醫(yī)科)